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 海航实验班专栏
胜者先发制人
发布时间:2021/6/12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高2022级海航班 谢雨来 指导教师:李建兵
《孙子兵法》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结晶。在读完后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虽然《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刻卓越,逻辑严密,韵味无穷。但令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其中的一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中的《形篇》。这一篇主要论述了战争中如何从敌我双方实力出发,巧妙运用攻与守这两种基本作战形式达到“自保而全胜”这一目的的问题。
孙子认为,敌人能否被战胜取决于敌人,自己能否被战胜取决于自己。所以战争指导者应首先创造使自己不被人战胜的条件而不可放过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机会,即所谓“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
这句话在行军打仗中的解释是:能打胜仗的军队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去寻求与敌人决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却是先与敌人开战,然后才去寻找获胜的条件。这句话通俗的意思就是说:要打有准备的仗。孙子在书中解释说:遇见一般人都知道的胜利不能算是最高明的,所以这就像能举起羽毛算不上力大,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算不得眼睛明亮,能听见雷霆乍响算不上耳朵灵敏。古时候所说的善于用兵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情况下获胜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在获胜之后,既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他们战胜敌人取得胜利不会有差错。不出差错是由于他们自己采取必胜的措施使敌人处于必败的地位,己方已经必胜无疑。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导致敌人失败的机会。就如在著名的宋金战役顺昌之战中,宋朝将领刘琦在预见金兵会来犯之后积极备战,在城中实行多种措施来抗金。在这次战役中,刘奇巧妙应用攻与守两种基本的作战形式以不足两万的兵力守顺昌,出战者仅五千余人,大败金兵十多万,使顺昌固若金汤,以胜兵之谋赢下必败之仗。
同样的,这句话对我们也很有启发。在日常生活中,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我们要学会为这些不可预料的变化做计划。就好像我们不能在考试前才来复习,而应该将这个当做平常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要争当“胜兵”,干任何事情都要有谋划,而不只是知道临阵磨枪,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