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发布时间:2020/10/20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今天,重庆将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参加本次抗疫斗争的优秀代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重庆英雄,为他们感到骄傲!
从1月21日重庆发现首例确诊病人,26日第一例确诊患者出院,到3月15日实现“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重庆用了55天。历史将永远记住这段难忘的日子。
此时此刻,让我们重温这段艰难岁月,再次记住他们步履匆匆的逆行身影。
是他们,在疫情最吃紧时不顾生死,挺身而出,进入最危险的“红区”,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病区副主任黄霞,把6岁儿子送回老家,在前线坚守51天。
是他们,在最寒冷时深入社区村落,地毯式排查,隔病毒于篱墙。30万余物业人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持续坚守在近万个小区抗疫一线。石柱县金铃乡石笋村扶贫第一书记覃湖川,在海拔1300米的渝鄂边界卡点值守了65个日夜。
是他们,在防疫物资最紧缺时,开动机器,组织生产,为抗疫提供保障。作为我市唯一的KN95口罩生产企业,再升科技大年初一就迅速召回员工,连续奋战4个多月,生产口罩600万只。
是他们,在病毒最顽固时,深入实验室,展开科技攻关。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团队短时间内成功研发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与其他城市的抗疫形势相比,重庆防疫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渝鄂接壤,武汉到重庆800公里,火车只要6小时,一衣带水,往来频繁,又正值春节,流动加剧,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
有人预言,重庆会成为第二个武汉,作为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那是一段揪心的日子。
面对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人守望相助,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
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做出防疫安排,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确立定点医院,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第一时间暂停疫情严重地区交通往来,第一时间确定中西医治疗方案……
彼时的重庆,跟全国很多城市一样,按下了“暂停键”,处于“静默”状态,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宾馆酒店停业,大街上行人稀少。
大疫即大考,每一个人都是答题者。关键时刻,如何引导全体市民把题答好?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专业的科学问题。
坚决拥护党中央领导,下好全国“一盘棋”。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全国性系统工程,必须紧紧依靠党中央,必须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令出如山。重庆第一时间闻令而动,吹响了抗疫集结号,与病毒赛跑,全力救治患者。各级党政一把手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紧紧围绕“测得到、治得了、控得住、管得好”开展各项工作,率先提出了对10类人进行精准大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到“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筑好防疫“一道墙”。
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重庆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从医护人员到基层干部、志愿者、企业员工、科研人员、普通市民,他们或足不出户,或坚守岗位,或最美逆行,为防疫建立起第一道防线。重庆人顾大局、识大体、明大义、有大爱,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铜墙铁壁,为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是抗疫的主体,也是抗疫取得重要战略成果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为每一个重庆人点赞!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打开抗疫“一扇门”。
用好智能化科技手段防控疫情,是重庆的一大亮点。争分夺秒加强科技攻关,用科技手段确定我市首例无症状感染者;启动47个科研攻关项目;重庆医科大学用40天时间,研发出首个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疫情防控机器人每小时拨出21万个询问电话,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
坚持不懈“两手抓”,撑起战“疫”“一片天”。
重庆坚持“两手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防控不松劲,疫情不反弹,发展不耽误。确保疫情透明,信息畅通,举办了70多场新闻发布会,舒缓了老百姓的紧张情绪,及时传递了科学抗疫的方法;坚持依法战“疫”,注重本地市民和外来人士的“体验感”,不简单一封了之;全力激活供应链,充分保障了“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老百姓情绪稳定,心里踏实。
重庆化疫之“危”为发展之“机”,从一季度经济增长同比下降6.5%,到上半年同比增长0.8%,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月4日,重庆市政府出台20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随后又出台“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45条”等一揽子对冲措施,为企业撑起一片天。为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市场加速复苏繁荣,重庆率先出台措施,发放消费券,给群众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的明显回升。
统筹“战‘疫’”与“战贫”,支持扶贫产业尽快恢复生产。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奋力开创重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战胜了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做到了零死亡。成功举办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71个,合同投资2712亿元。重庆还先后与乌克兰、亚美尼亚、匈牙利、美国、巴巴多斯等国分享交流了抗疫经验,向韩国、日本40多个国家捐献医疗防疫物资。
这些,都体现出重庆的开放、包容、慷慨、自信。在抗疫全过程,重庆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敢于创新,统筹兼顾,收放自如,善作善成。体现了一个直辖市的动员能力和治理水平。
用大爱书写抗疫精神,铸就驱疫“一道魂”。
大疫有大义,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凝聚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成为抗疫的力量源泉。重庆先后派出18批医疗队1636名队员驰援湖北,他们义无反顾,逆风而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实现零感染。还记得那位写下“武汉,我的江城。我要你在自此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平安,欢喜”的重庆医生吗?媒体把这段话表述为“一位医生写给武汉的情书”,这哪里只是“情书”?那是所有重庆援鄂医生的大医精诚,大爱仁心!抗疫期间,重庆不遗“渝”力支援湖北,重庆人为湖北捐献了117.55万升血液,那汩汩流淌的热血,是重庆人民鲜红滚烫的心啊!
用行动展示青年力量,谱写青春“一首歌”。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无数的青年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深入基层社区,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抗疫期间,重庆日报采访了50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90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普通志愿者,他们在危难时刻一夜长大,从大人眼中的孩子,转瞬成为国之栋梁。正如一位90后医生所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唱响了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春去秋来,长路漫漫,一路走来,这场抗疫斗争,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动,留下太多的深情,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流下过热泪……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英雄的重庆人,上下同欲,风雨同舟,紧密凝聚,勇于担当,安危与共,无私奉献,经受住了这场“大战大考”,再次印证了“重庆雄起”这句响彻巴渝的激励口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我们要利用抗疫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继续扬鞭奋蹄,防范各种风险挑战,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更加努力地奋斗!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今天我们表彰人民的英雄,褒扬英雄的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你、我、我们,都是这场战“疫”斗争的英雄!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推送单位:高中第二党支部 审稿: 隋文娟
上一篇:砥砺前行 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