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 海航实验班专栏

被曲解的乱世英雄张角

发布时间:2020/9/15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202224班 李坤航 指导老师 李建兵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黄巾!”

——题记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各路英雄层出不尽。有蜀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亦有魏国乱世枭雄文武双全的曹操,更有吴国火烧连营八百里的陆逊。天下文人写出万篇佳作,流传千古,代代不息。但不论是小说,还是戏曲、诗词,似乎都忽略了这样一位被世人偏见所抹灭的英雄,他就是三国的起源——张角。

    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一次入山采药遇一老人,老人以天书三卷授之,称其《太平要术》。张角得此书后连夜通读,后可呼风唤雨,便自号太平道人并创“太平道”。中平元年正月间,疫情流行,张角为人治病,散施符水,再自称大贤良师。后得民心欲顺取天下,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令,发动了黄巾起义。

我们都知道张角的黄巾起义,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三国演义中描写张角部队的词语,叫做“众贼”,第一话的题目更叫作“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不难看出,罗贯中先生的意思是说,张角就是当时东汉末年的乱臣贼子,是一个当被诛之的反派。他们说:张角反叛朝廷,此乃不忠;张角引动战争,使民众受苦,此乃不仁;有句话叫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黄巾起义却是遭到《三国演义》的抨击,并且以失败告终,此乃不义。不忠,不仁,不义,不是反派么?

但在我看来,张角非但不是一个反贼,而且还是一个普度众生为民着想的好人。

从汉灵帝的角度来看,张角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反叛,是一种对朝廷的不忠。但我们从人民的角度来看,这反而是一个重新振作起来的契机,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这舍“国”为民的行为看起来的确是不仁不义,却是一个明眼人看到的国家的无力。

荆轲刺秦,明明机会就在眼前,却没有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是他失误了吗?是他能力不够吗?我看未必。其实是因为他看到了天下统一的真正趋势,杀掉了眼前的嬴政,又会有千千万万的嬴政站起来,战争不会因此终结。以秦国的实力,统一中国早已是时间问题。与其为了自己的国家多撑一会儿而让天下百姓受苦,不如让嬴政早日完成统一避免更多伤亡。荆轲在自己国家与天下人民之间选择了后者。战争受伤的永远是平民,张角也是看到了朝廷的无力与民众的苦难才选择了这一次起义。那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说他是一个乱臣贼子,是一个违背道德的反贼呢?

此之谓忠,也许不是对腐朽国家的忠,但却是对天下百姓的忠。

而关于张角不仁一说,我认为也不可取。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创建的太平道便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张角等人的仁义。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而那个时候,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地方上又是豪强地主与割据军阀为非作歹,又逢连年灾荒,更是出现了人吃人的人间惨景。而张角此时趁势而起,欲夺天下,或许是为了自己的野望,但不管怎么说当时的朝廷非但不能给人民更好的生活,反而出现了如此恶劣的腐败。有一个更好的人来统治汉朝,难道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吗?

有诗曰:“人类闻讣恨广宗,但悲不见九州同。黄巾尽扫饕蚊日,公祭毋忘告角公。”当时的张角也因为救死扶伤深得民心,他的部队之中也绝大多数也都是农民阶级,非但如此,他还是一个极具人情味的人若有人犯了过失,只需要跪在首领前保证下不再犯,便可得与宽恕。给予不算严重的惩罚,却让人有了悔过的机会,这样的人品,不堪比肩倍受嘉奖的刘备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仁。

再说关于黄巾起义的成败论张角的观点,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更是无稽之谈了。

片面刻板的成败根本就论不出丰满鲜活的英雄气概。成果中包含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等等不可控因素。就如三国之间的争霸,“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分明是英雄相惜,棋逢对手,为何非要分出个成王败寇?中山先生自辛亥革命来,二次革命失败,护法运动失败,护国运动还是失败。而著名奸臣秦桧,成功当上了宰相,成功的除掉了岳飞,更是成功的出卖了国家,迎来了千古骂名。英雄就如同夜空划过的一道流星,最让我们潸然泪下的,不是成败,而是那超越成败的崇高精神与英雄气概。至此,我们又怎么能以起义失败而将张角一口否定呢?

多少气吞山河的丰功伟业,在时间涤荡下是灰飞烟灭;又有多少坚如磐石的帝王基业,在历史的冲刷下是土崩瓦解。。再看楚汉相争,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再看文天祥一败于兴国,二败于安平,三败于海丰,连自杀都没有成功。那么请问仅以成功如何论出英雄?

而再看看有关于《三国演义》的说法,罗贯中先生的这本书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本绝无仅有的巨著。普通民众对三国的了解基本上都来源于此,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它究竟还是一本小说,其中的很多内容是加以先生主观意识的描写,甚至是一些由先生自行“脑补”出的情节,我们可以欣赏,但不能以此为据。

鲁迅先生就曾加以过这样的评价:“《三国演义》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光是诸葛亮,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二爷刮骨疗伤也是一样,其实华佗这一生,都并没有与关羽见面,又谈何来的疗伤呢?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一举将蜀国重创的故事在现实中怎么可能出现呢?所以说,《三国演义》只能作为我们平时的谈资,却并不能当作依据来评判某个人物。那么其中对张角“贼”的阐述也只能作为一种不同的观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而当是非成败转头,最终留下的,是一段激昂于天地之间的一片闪耀的星空。而张角,也正是这天上诸多流星中的一颗,或许他很遥远,或许他很微小,或许他并不能为我们照亮整片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依旧在发着光亮,并且将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