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媒体视野

[重庆商报]从教十二年 学生送她千份“生日礼物”

发布时间:2015/9/9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品读重庆十一中老师们的幸福教育人生 “老师的幸福,是陪伴学生,看他们成长”
(来源:重庆商报2015年9月9日 第12版: http://e.chinacqsb.com/html/2015-09/09/content_500290.htm
 
核心提示
从学校进入社会,从学生长大成人,老师始终是离学生最近的伴行者。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会自学,会思考,自会有梦;人生有梦想,有追求,自然幸福。
对于我们的人民教师来说,要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承百年荣光,十一中的伴行者们将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校训贯穿始终。如卜靖老师在高三学生动员会所说:“孩子们,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会在你倦了累了的时候给你一个依靠,在你烦了躁了的日子,给你心灵最温柔的抚慰,关注你的点滴进步,我们是你们梦想助力团!”
以此为据,待学生们学有所成,教师们即以此为傲。
刘爱莲 “静”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在十一中做一名纯粹的数学老师
刘爱莲的生日是6月2日,距离高考只有5天。她说,她的学生都很乖,虽然已经进入紧张的备考状态,但每年这天,学生都会想给她过生日。可她总会告诉学生们,老师不要你们过生日,也不要你们的鲜花和卡片,老师只想找你们要一份生日礼物,每个人必须送我的生日礼物——你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从教12年,刘爱莲老师已经收到了近千份学生送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学生们眼中的“爱莲姐”,不但班里的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之一,布置的数学作业也不多,而且爱莲姐还要给他们解决不少成长的烦恼。高2005级的张凯回忆说,高三新学期开学那天,他的暑假作业一个字都没写,刘老师就悄悄把他拉到办公室和他谈心。张凯告诉刘老师,因为父母离异,他没心情做作业。爱莲姐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悄悄地把张凯的父母叫到学校,让离异了的爸爸妈妈每周一起到学校来看他。由于当时和父母赌气,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张凯只填报了一所学校。刘爱莲担心他的孤注一掷会考不上大学,又悄悄把张凯的父母请到学校,商量给他填保底的学校。
那一年,张凯成功被上海海事学院录取。当他来给刘爱莲老师送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的时候,他说:“爱莲姐,我爸妈复婚了。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今天的我是什么样了。”
毕业10年了,张凯每年都要回学校看刘老师。几个月前,他结婚了。在婚礼上,张凯对刘老师说:“爱莲姐,以后我的孩子也还读你的班。”
从教12年,这位身材娇小的37岁数学女教师,不但几乎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老师,而且她已经担任了10年重庆市高考数学阅卷组的组长。刘老师说,这些年来,不少让人羡慕的岗位都向她投来了橄榄枝,可是她只想静心地做一名重庆十一中数学老师,好好地教她的学生。
刘爱莲说,扎根在十一中的信念,是在13年前到十一中实习时埋下的。当时,他们数学组每天的试听课都是晚上10点才开始讲,因为当时的校长莫裕全也是教数学的,等他上完课,处理完校务,也只有这个时间才有空,听他们实习组的备课。我当时就想,这样的一所学校,就是我想去的地方。
 
杨辉斌 “慢”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用时间来让你们爱上学习
“把桌上这杯水喝了。看你下次考试还忘了写H2O。”
学生徐三昧中期考试的化学考试中,方程式中忘掉的水分子方程式H2O,“师爷”杨辉斌把徐三昧叫到了办公室,给了他一点“颜色”瞧瞧。
杨辉斌老师认为,坏的学习习惯造成粗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小插曲。“高中学生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有自己的思想。老师应该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打磨,这样他们的学习才更有动力。”
老师说,他用了2年的时间,来改变了一个调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前经常上课打瞌睡的游洋,也在杨老师耐心教育的教学方式下,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高三之前,他总爱在课堂上睡觉,对老师的提醒全然不顾。杨老师没有急躁,每次游洋出了问题,杨老师都会找游洋谈心,用杨老师的话来说,用坚持能改变学生。如今进入高三,爱睡觉的游洋只要在课堂上一犯困,就会自觉地站起来听课,而且还更加地尊重老师。
14班的学生祝云蓓说,她清楚地记得杨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她点滴的帮助。在杨辉斌眼中,祝云蓓是一个十分自觉、知识点掌握得很扎实的学生。但是对于知识点的应用、对于化学反应的过程没有能够完全熟练。“杨老师说的问题我都知道,他也在高一、高二时经常提醒我,可我还是不能应用得很好,成绩的起伏也挺大。”
祝云蓓的问题,在高三开始的路上突然之间烟消云散。她记得那是一个氢化还原反应的问题,对于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她还是不甚明白。杨辉斌给她举了一个例子:就像一个游泳池,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功率一样,池中的水量保持不变,可它还是原来的游泳池么?“就这样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我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串起来了。或许这只是一个引线,杨老师之前对我的帮助都是不可缺的。”
教书28年,杨辉斌一直认为,高中教学更多地是教给学生责任意识、目标意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亲其师,信其道。我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目标,虽然过程有些漫长,但只有学生自觉了,学习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在三年的高中时光内,让他们爱上学习。”
 
隋文娟 “学”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活到老学到老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我
8月30日,是十一中高2018级开学的日子。刚升入高中年级教课的隋文娟,正给和她一样刚“升入”高一的同学们上《开学第一课》,籍着三年的初中带班经验,她在自己的课件中给同学们提出了三个要求,尽早融入集体、保证纪律、抓紧学习。
下午4点,上完《开学第一课》的隋文娟刚走出教室,几个学生立马就跑过来了,高一(2)班的武忻睿抱住隋文娟就亲了一下,“真高兴还能在高中再和你在一起。”原来,武忻睿是隋文娟上一届的语文课代表,性格很敏感,初二的时候家里又发生了一些事,就不爱说话了。隋老师发现武忻睿的变化,就找她了解情况。武忻睿说,其实隋老师不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只是上我们的课,可是那段时间,她就是我的精神支柱,要不是那段时间她每天陪着我,开导我,我想我也不会考上学校的高中吧。
隋文娟回忆说,到学校最大的挑战就是接手的第一班,由于之前的语文老师不但教得好,还很风趣幽默。才到班上的时候,基本没有学生接受我,特别是班上一个比较调皮的男孩子张卫。很长一段时间,他不能接受隋文娟,上课不听课不说,还在隋老师课堂上总是叹气。为了气隋文娟,还在作业本上写上“田卫之学生”。隋文娟说,从小就只有一个愿望当老师,怎么可能才当老师就让学生不接受。为了让学生接受她,她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道习题上做批语,让学生首先从老师的专业知识上认可她;在课外,她认真的去了解学生们喜欢的明星,找到和学生们交流的共同语言。慢慢地,同学们开始接受她,就连张卫也接受了她,还在教师节给她写卡片。
如今接过高中的教鞭,隋文娟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这个暑假,她用15天的时间看完了《如何学完高中语文》的教学视频,让自己提前适应高中教学节奏。同时,她每天还会花两个小时看书,像《中国文学史》、《经典常谈》、《优秀班主任九项修炼》都有所涉及。她说:“自己本就是年轻老师,又是第一次带高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我。”
 
赵琴 “守”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用不变的坚持来守护每一个学生
新学期开学,赵琴忙着两件事。第一件是给新接到的班级准备开学第一课,由于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所以她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便是《今天的零零后 我们再看这场战争》。
开学第一课是赵琴每学年开学最重要的事情,她认为给同学们上这样一堂课,既可以总结暑假生活,还可以让同学们收心。去年的第一课,由于赵琴当时在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她就定了一个《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使命》,给同学们细讲了邓小平的生平事迹,鼓励同学们在成长中也能够把握自己。
“不光是第一课,只要是在课堂上,我都会给同学们讲一些历史典故,教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赵琴说,从教16年来,她始终坚持通过自己的历史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熏陶。“虽然二战要在初三下学期才学,但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们进行教育会更有效。”今年的课堂,赵琴不光给同学们讲了二战的情况,还从二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中国战场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讲解,让同学们对二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除了坚守自己的历史课使命,赵琴对于学生也会用尽耐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助,王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升上初一的那一年,王彬失去了他的妈妈,而他的爸爸由于常年在外地工作,也不能很好地照顾他。刚到学校的那段时间,王彬十分自闭,几乎不与同学们交流。赵琴急在心里,却只能通过王彬的周记对他进行了解。王彬却不怎么买账,看着赵琴做的长长的批注,他依然故我地两句话解决一周的任务。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个学期。赵琴回忆,初一那个冬天,王彬却还穿着短袖加外套,她就去给王彬买了手套,还要拉王彬去买衣服。王彬接受了手套,却死活不跟赵琴去买衣服。“但从那之后,他会在周记上写更多东西,跟我也会多一些互动。”到了初三,王彬跟赵琴定下了一个约定,高中一定要进十一中。“虽然平时考试的成绩不太好,但中考的时候他真的做到了。”
又迎来一批新的学生,赵琴说她依然会按自己的原则跟学生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个历史老师的坚守,也有一个老师的坚持。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需要老师在人生道理上进行指点,也需要老师在生活细微处给予关爱。
 
蒋成 “错”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用“错题集”凝聚一个班级
走进高二年级组数学办公室,蒋成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时而低头冥想,时而动笔勾画,时而写两句评语……等批完了三四本,他才在不经意间抬了抬头。关上本子,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错题集。
“教书20年,我就做了20年的错题搜集。觉得还挺有用,就让我的学生在课内课外一起做。”对于学生的错题集,蒋成说,他会不定时地收上来看,学生们选得好的题,他也会补充到自己的错题集里面。久而久之,他的错题集已经堆了差不多10厘米的厚度。“数学是一门美好的学科,老师需要有足够的沉淀,才能够与学生分享。”
在蒋成看来,错题集不光是一本练习册,更是他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一条纽带。他把学生的错题集收上来,做一些批注,同时他还会根据学生这一段时间在错题集上的表现,来判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状态。
刘俊是蒋成2013级学生中的体育委员,平时他的错题集上没有太多出彩的表现,可他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以及在学校运动会上却有很不错的表现。蒋成抓住刘俊的这些优点,适时地和他进行交流,了解到他还是有考本科的愿望,便鼓励他在学习上多下功夫。“老师要进行有效的教育,需要触碰到学生的内心。俗话说谋定而后动,刘俊后来的错题集表现好了很多,说明他真的用心在学习上了。”
错题集不光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到了考试的时候还会成为学生复习最重要的资料。每到考试,同学们都会拿着自己的错题集进行复习,对蒋成批注的内容进行重点记忆。这时,那些平时错题集做得好的同学便会遭遇幸福的烦恼,来借错题集还好,有时错题集还会“不翼而飞”,等到考试结束,又自己冒出来。“每次考试结束,又会有不少的同学在错题集上下更大的功夫。”
每个学期,十一中的学生都会对老师进行评价。正如学生杨德帅对蒋成的评价一样,“他注重从内在的心灵层面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注重数学方法性知识的传授,进行‘启发式’、‘点拨式’教学,从不‘灌输’”。融洽如蒋成班,学生的学习自然轻松不少。
 
童琼 “变”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把每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
直到如今,站上讲台21年的童琼还记得那个叫吴启的学生。“当时,自己总希望每个学生在成绩上都能有所提高。”据童琼回忆,当时是高三接的那个班,所以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高考时有理想的发挥,就立下了严格的班规。特别是对自称“无所谓”的吴启,童琼要求她按时交作业,上课不准打瞌睡。然而这样的严格要求,却让吴启在学习上遭受了更多的挫折。
“现在的话,我会采用更柔和的方式来对待这些学生。”谈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童琼打了一个比方,以前她是对孩子怀有殷切希望的“母亲”,总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关心下取得进步;现在她是一个“政委”,期待每一个细节都能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教育,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成功。
说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童琼很自豪地提到现在带的班,提到了王洁。“刚接王洁时,由于数学基础差,她常常不及格。”童琼说,虽然成绩不好,但王洁始终没有放弃。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碰到不懂的问题,她会跑过来问我,不会因为成绩不好就惧怕我。对于童老师的细心呵护,王洁也心存感激。“上个学期的5月月考,我只考了年级六百多名,但由于比之前一次上升了100多名,童老师在全班给我发了一个‘最佳进步奖’。”经过两年多的量变,王洁的数学成绩已经稳定在一百多分。童琼说,继续努力,王洁的数学再涨十分没有问题。
在现在学生的眼中,童琼已经从以前那个有些心急的“母亲”形象变得平和了。她对其他方面有才能的学生也持开放的态度,尽力培养他们的长处。如今这个班的班长代莹莹,就是在童琼的一点一滴鼓励下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的。
“高一刚来的时候,我担任的是班上的生活委员。”代莹莹说,那个时候自己有些工作做不好,这项工作要什么时候安排,那一项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童老师都会很细心地进行指导。在接触中,童琼也发现了代莹莹在组织方面的才能:每个学期开学前一天,代莹莹都会主动地来学校打扫卫生;每隔半个月,她都会主动安排班委开会;有次开班干部会安排工作,有个同学不满意代莹莹的工作安排,代莹莹依然笑着把会开完……这些事情,也都让童琼更安心地把班级工作交给代莹莹。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童琼开始对泰戈尔的这句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自己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一颗更完美的鹅卵石。
 
邓郭峰 “严”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严在当下爱在细微
每一个刚和邓郭峰接触的学生,都会被他的严厉震慑。12年的教学生涯,邓郭峰教了10届初三。每接到一个新班级,他都会第一时间公布自己的班规,自习、集会、打球、课间,甚至周末,都有一套他的“邓氏规矩”。没有商量,只有执行。
初2015级的何跃是一个时尚又帅气的男生,趁着初二放暑假,他把发型剪成了当时流行的莫西干。开学前,他到学校打篮球,正好碰上了即将接他们班的邓老师也来打篮球。何跃主动和邓老师打招呼,还告诉邓老师自己是即将升到他班上的学生。邓老师说:“你这发型,可能当不了我的学生”。何跃转身就去把时尚的莫西干剪回了小平头。回家后,何跃告诉家长,今天碰见了初三的班主任邓老师,邓老师的严厉可是“闻风丧胆”,他都发话了,就必须执行了。
除了对学生们的仪容仪表有要求,邓郭峰在言行、纪律方面也十分严格。班级助理王依琪还记得那个自习夜,邓老师对着全班发火的情形。“那是一个三晚,邓老师讲完事儿之后还有五分钟就要下课。”王依琪说,邓老师随后去了办公室,班上的同学有些招呼不住,嘈嘈杂杂开始收拾东西。最后,惊动了办公室的邓郭峰。“放学了大家都没能按时走,直到邓老师批评完,大家才回家。”
对于流传在“江湖”的严厉,做了他的学生以后,就会有另外一种认识。王依琪就是其中之一。高一的报到日,她来和邓郭峰见了一面,听邓老师讲讲高中生活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邓老师的严格只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上课说话,课间玩手机,课后打游戏,这些当然需要改正。”王依琪说,刚开始和邓郭峰接触时也觉得他有些严厉,慢慢熟悉了,才知道邓老师的性格很好。“一诊前的一模,我只考了400多分,邓老师都没有批评我,而是很耐心地跟我分析原因。后来跟着邓老师的思路走,慢慢就把信心找回来了。”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再次踏上初三的讲台,对于自己的严厉,邓郭峰不置可否。他说自己对学生很严厉,一是因为刚带班,需要有一定的威严;二是因为自己要求的都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原则,这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其实我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只要能够把握好学校行为准则的学生,跟我都能够成为好朋友。”
 
甄振国 “养”出来的幸福
我愿意,用耐心来培养你们的好习惯
“报告!”高2017级21班的班长曾雨琳,走进了高二年级数学办公室,来到甄振国老师的办公室桌前。“雨琳,这是班里的座次表、清洁值日安排表、班委分工表、本学期的学生安全条例,都拿好了,好好让同学们了解了解……”开学第一天,甄振国这位看上去黝黑、粗犷的数学男老师,却“唠叨”地向班长安排各种新学期的工作。
老师说,他不是唠叨,是在帮学生们养成习惯。因为这31年的教龄,告诉他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比如,不少学生都是平时成绩不错,但一遇到大考就考“糊”了。“我就反复总结经验,我发现,除了要教会学生们解题外,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以及树立他们的信心是最重要的”,甄老师说,每一学期,他都会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再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调整分工,让学生们在不同的角度和位子上,发现自我、找到自我、树立信心,这些讨论最后就变成了,座次表、班委分工表……“就这样,这几年下来,学生的发挥越来越稳定,基本上平时是什么成绩,遇到大考也就出什么成绩。”甄老师说。
见到甄老师时,他正忙着把手里一叠厚厚的“教案本”发到每个数学老师的手里,每个老师都会立即打开看“教案本”的评语。原来,甄振国是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这是甄老师给十一中的40名高中数学老师批改的“暑假作业”。同是高二年级的数学老师童老师笑着说:“我们每周都要交教案,而且都要由教研组长审核,审核分优秀、良、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要是被甄老师评成及格或者不及格等级,全校教职工会上一念,我们就成老师中的差生了。”
老师说,既要当班主任,又要当高中教研组长,虽然累一点,但更多的是骄傲和幸福。“骄傲的是,我的学生学有所成,那种骄傲感只有我们老师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是,我们的教师团队可以无任何保留的交流授课技巧,共享教案;我们不管是晚上9:40下晚自习,还是10:20下晚自习,校领导都会为了我们的安全,陪我们一起走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