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欧阳先生
高五九级学生 杨洵
初二(上)第一堂语文课的预备铃响了,教室里闹哄哄的,因为初一的语文老师课讲得枯燥,同学们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所以,上语文课的秩序一直不好。
上课铃响了,一位陌生的男老师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登上讲台,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下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欧阳鹤”,然后,转过身来对我们说:“我姓欧阳,单名鹤。从现在起,任你们的班主任,上你们的语文课。”
哇!好流利好标准的普通话。我不禁认真的打量起他来:三十来岁,瘦而白皙的脸上透着文气。我这才注意到,他穿着一套浅灰色的西服,没系领带。
老师开始讲课: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充满激情的朗诵,精辟细致的分析,配以恰如其分的手势,使我不得不折服。
从此,同学们对语文课有了兴趣,课堂纪律也好了,作业认真了。同学们说:“听欧阳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为了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老师每周用一、两节课为我们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记得老师给我们读的第一篇作品是《一个无铃的马帮》。他阅读时的语气、音调、感情、手势,把我们带进了西南边陲的古老的大森林,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似乎也闻到了缅桂花香,也参加了对特务的跟踪、追捕。
课外阅读对我们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我们懂得了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上的重要性;我们懂得了怎样描写环境;懂得了写人物的对话要注意语气、感情、神态、动作;懂得了写人物还得注意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等。我们还懂得了比喻、排比、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对写作的重要性。总之,欧阳老师教语文后,我们的成绩大大提高了。
欧阳老师当班主任真的没得说,他总是和我们打成一片,总是那么平易近人,相处那么多年,我就从来没有见他生过气。
老师组织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我们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懂得了在集体中团结的重要,让我们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
南岸有座慈母山,山清水秀。山上有一座法国教堂,有一位传教士带着一条狗常年生活在那里。当年,十一中的学生都喜欢到那里去搞活动。
初二(下)的一个星期天,欧阳老师组织我们到慈母山野炊。事先,由同学们自己组成小组,吃什么自己决定,锅、盘、碗、盏、筷自己带。老师还特别嘱咐年龄大的同学把我们几个年龄小的要到自己的组里好好照顾。从小就跟着母亲吃伙食团的十二岁的我,什么都不会做。正担心没人要又做不来会饿肚子的时候,邓吉辉同学对我说:“杨洵,你和我们一个组嘛,我们吃饺子。”我高兴得跳起来。
邓吉辉和几个同学在星期六下午就买好了肉和面粉,剁好了馅,和好了面,开始包饺子。说是怕第二天现包来不及。我想:我们家年年过年都吃饺子,我看过我妈妈包饺子的,不难。于是,我也去包。一动手才知道“看者容易做者难”,不是馅多了包不住,就是皮的封口捏不紧。饺子没包好,自己倒弄成个大花脸。同学们都笑了。邓吉辉说:“我们人多,包不了多久,你玩去吧。”
第二天,一走到山上,大同学就动手挖灶架锅,我们年纪小的就去捡柴。山上的干树枝真多,一会儿就捡了一大堆。不同的组有不同的食谱:有的吃红烧肉,有的吃回锅肉,有的吃面条。我们邓组长说:“玩去吧,煮好了叫你们。”我们就跟着欧阳老师进了教堂。
教堂的大厅是进不去的,我们只能在一个二层楼的过道上往下看,因为,这过道和大厅的顶部是平行的。大厅的前面是蒙难的耶酥像。那位传教士在做祷告。
教堂的院子里,有一棵我叫不出名字的几丈高的大树。树干笔直,树皮呈银白色,树叶瘦小。欧阳老师告诉我:这是一棵“柳叶桉”。
“吃饺子喽!”门外传来邓组长的喊声。我跑过去,组长舀了一碗,叫我给老师端去。我端着饺子,走到欧阳老师跟前,双手递给老师,说:“欧阳老师,请尝尝我们的饺子吧。”老师接过碗筷,夹了一个,吹了吹,咬了一口嚼着,品着,点点头说:“好吃,好吃。”同学们都争着请老师品尝自己的菜肴。
大家吃着,笑着,议论着,还互相交换着吃。那欢快劲就别提了。
吃完饭收拾好炊具,我们开始玩“击鼓传花”。有一次,“花”在欧阳老师手上时停“鼓”了,老师为我们唱了一首《我飞翔在祖国的蓝天》,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唱啊,跳啊。玩累了,我们就围坐在欧阳老师身边,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下午四点钟,才唱着老师为我们选的班歌《我们这一班》缓步下山。
这次活动,我们不但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还学会了做饭做菜。更主要的是,活动使全班同学更加团结友爱。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培养说普通话的能力,欧阳老师在班上成立了一个“话剧组”,我报名参加了。我们排练的第一个独幕剧是《清洁委员》。陈永莉演姐姐李小华——班上的清洁委员,但在家却不爱清洁;我演李小玲,易孔达演弟弟李小刚。老师先指导我们抄剧本,背台词,然后坐在一起对台词。等台词熟悉了,老师又指导我们排练:从台词的语气感情到细节动作以及舞台的站位,每个环节都耐心辅导,严格要求。我特别记得老师强调的“不要背台”。是呀,当老师在讲台上,不是也得注意“不要背台”吗?
轮到初56级主持学校周六晚会了,我们班上演了《清洁委员》。我们都是第一次上舞台,虽然不象在班上预演时那样上下牙老“打架”了,可我自己感觉两条腿还是在发抖。我灵机一动,在把姐姐藏在床底下的脏衣服展示给舞台上姐姐的同学和台下的观众看时,顺手用衣服遮住了自己发抖的双腿。事后,欧阳老师说我“处理得很好”。一位扮演过“朱赫莱”的学长在壁报上也评论我说“十一中的话剧后继有人”。
我的母亲也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欧阳老师认识了我的母亲,共同的职业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母亲年龄比老师大些,老师便叫我母亲“姐姐”。从此,老师对我更加关心,要求更加严格,我也更加尊敬我的老师。
两年的日子过得太快,转眼就初中毕业了。我舍不得十一中,舍不得欧阳老师,于是继续在十一中上高中。高中时,欧阳老师没有再教我们语文课,我和老师只能在每个周三下午的三、四节课相守在一起,因为,那是全校各个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我参加的“话剧组”,欧阳老师还是我们的导演。在老师的培育下,我的朗诵、表演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大学毕业后,我也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我在课堂上讲课,不用“声嘶力竭”,最后一排学生也能清楚地听见我说的每一个字,这是在话剧组时欧阳老师训练的结果;我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分析课文的细致精辟是借鉴了欧阳老师的教学方法;我注意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点评文章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双批双改学生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也是从老师那里学来后再改进的;我当班主任特别爱自己的学生,能做到对学生关心、照顾、爱护、帮助,学生们都叫我“班妈妈”,这仍然是受了欧阳老师的感召;我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教育他们团结友爱,虚心谦让等,也都是受老师的启发而为之。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点滴成绩,都是老师培养的结果。我感谢我的老师。现在,每当我的学生称我“恩师”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恩师——欧阳鹤。
我最后一次见到我的老师是2002年10月3日——十一中90周年校庆的日子。那天,我们几个同学去看他,老师和我们一起回忆过去,还一道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那时,老师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看着他伛偻的身躯,我的心里一阵阵发酸。
不久,一位校友打电话给我,说:“欧阳老师去世了。”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再也见不到我的慈父般的老师了,心里有无限的惆怅,写下上面的话,以表达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
安息吧,我敬爱的欧阳老师!